如何正确地追风口?|每日热讯

胡华成   2023-06-16 18:45:10

我们都听过雷军的风口论: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上天。可是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这句话背后的意思。


(资料图)

很多人认为雷军是在吹风口,只要普通人能赶上风口,也能“草鸡变凤凰”。毕竟,即便是一只猪,赶上了风口,也能飞在天上呢。

难道雷军真的想要表达这样的意思吗?我不这样认为,雷军这句话的背后有很多引申含义。

在我们正确理解雷军这句话之前,我想要问大家现在的风口是越来越多,还是越来越少?

理论上来看,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被巨头们抢占,未来的风口会越来越少。实际上,并非如此,商业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,科技越发展就会带动越来越多的新行业出现,风口也在变得越来越多。

当风口变多之后,就会存在很多“伪风口”。什么是“伪风口”呢?主要是指一阵风似的风口,他们缺少相应的用户数据支撑,或者是研发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,导致资本没有足够的耐心来支持它们持续成长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“VR”这个领域,当年有很多科技公司都跟进了,可是在撞得头破血流之后,很多放弃了。还有几家公司没有放弃,但是产品销量也很一般。

如果我们因为赶时髦,追上了这种风口,那么可能会在无声无息中消失。

其实真正的追风口就是指那些百年一遇的大风口,市场规模至少是万亿级别,有的甚至是十万亿级别的大风口。比如:新能源车行业。

这种风口存在市场空间大,确定性高,资本喜欢等特点,只要我们能让汽车量产出来,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一匹黑马,打造出一家市值千亿的公司。这才是风口的意义。

也许我们找不到这种百年一遇的大风口,那么我们至少要专注寻找那些十年一遇的大风口,而不是人们制造出来的新概念风口,这种风口基本上是每年都有。

表面上看,追风口很容易,实际上追风口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:

第一、看到不够,要看透风口才行。在新风口出现的时候,媒体一般会先造势,这意味着这个风口可能被成千上万个人看到,甚至是十几亿人都知道这个风口。与此同时,至少已经有上万个创业者已经去追风口去了。这些创业者有多少人能够成功呢?最后成功的人可能不到10个,为什么其他人都失败了呢?

并不是因为那些创业者不聪明,不够勤奋,而是他们只停留在了看到的层面上,而不是看透一件事。以网约车为例,表面上看,他是人们出行的一种新选择,可以为用户提供某种便利。但是它的本质是将一个乘客从A点移动到B点。只要抓住这个本质,我们就能绕过很多创业的坑,可惜的是,身在局中发现不了自己的认知局限。

易到用车失败之后,创始人周航曾问雷军,你感觉我哪里做的不对?雷军的回答很干脆,那就是周航没有看透网约车的本质。

第二、找到一个小的切入口。在我们发现一个新的风口时,很多人想要做的就是“大而全”,把这个概念包括的都做了,这样总能做对一个吧?

现实是这种大而全的公司往往没有什么竞争力,反而是那些小而精的公司会成为黑马,最终会打败这种大而全的公司。

再比如:养老市场是所有公司都关注到的超过十万亿的大市场,可是这个市场包含了众多的领域,我们不可能一口吞下,总要选择一个相对细分的领域,或者是我们相对最有优势的点位来做,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小的切口,并且做好它,利润都会很丰厚。

第三、思考需求的本质。很多投资人错过了滴滴可能并不是很后悔,毕竟滴滴一直以来都不太便宜。但是大多数投资人会因为错过了投资今日头条而感到后悔。因为这是他们投资生涯再创辉煌的机会,很多人都错过了。

为什么错过了呢?因为他们认为今日头条跟其他门户网站的新闻APP没有什么区别,都是为了看一些新闻而已。

实际上,这些投资人都错了,因为今日头条的独特算法,可以让用户每天在这款APP上停留70分钟,这意味着这不仅仅是一款看新闻的APP,而是一款打发时间的APP。

如果我们也准备追上一个风口,那么就要找到一个大风口,然后看透行业的本质,找到一个小的切口来做事。

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,用颠覆式创新与新商业模式融合,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!

在新商业的世界里,没有被淘汰的行业,只有被颠覆出局的企业,现在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“颠覆与重构”上。

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,如果颠覆与重构能力短缺,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。

请记住:没有创新力,哪有想象力;没有想象力,何来竞争力;要想破局突围,必须颠覆原有商业模式,重构新的商业模式!

热文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