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湖北人,对于分洪,是刻骨铭心的清晰

观察网   2023-08-04 11:04:25


(资料图)

记忆里的分洪........

做为湖北人,对于分洪,是刻骨铭心的清晰.....每年夏季,只要连续几天大暴雨,村里高音大喇叭就发通知,全村,全县农村所有18岁以上的男性青壮年,上堤,这个堤就是荆江大堤,一共有三层堤坝,每个坝高达20余米,坝与坝之间是很开阔的地带 ,平时种的黄豆、小麦等作物,分洪的时候,用来蓄洪水;我们乡亲要保护的就是这个堤坝,也是保护大武汉!水位实在过高了,防不住了,就只能采取分洪了。。石首,监利,洪湖,潜江,仙桃.....低洼地区,只能作出牺牲。

一提到上堤,哭的是留守妇女,以及年迈的奶奶(当年上堤都是冒着生命危险),乐的是小朋友们,少年不知愁滋味啊;人人自带干粮,背着棉絮(连续下几天雨,江边会很凉很凉),乘坐最原始的交通工具,马车,板车,牛车;条件好的骑自行车;村里仅有的两台拖拉机,用来拉工具。

出门,就是十天半月,直到天放晴,收音机的水文预报,“长江,长江,长江,45米,XX百帕,落,落,落”......上初中哥哥姐姐,听得明白,告诉奶奶,妈妈,洪水退了,父亲们要放工回来了,村里又是一阵沸腾,小朋友齐刷刷挤在村口的泥路上,眼巴巴盼着父亲归来。为啥?因为父亲的怀里,通常会揣着大饼,肉包子,这是父亲用生命换来的,最后开庆功宴的时候才有的,舍不得吃,带回家,给孩子们吃。

自从修了三峡大霸以后,再也没有大人们上堤了,再也没有分洪了,于是,有了分红(沙湖沔阳洲,十种九不收,一年有丰收,狗也不喝粥),洪泛区成了肥沃的农田,淡水养殖区,比如:龙虾养殖。

热文榜单